拥抱虎豹、和谐共生
2021年7月29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老虎日,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珲春市委、市政府举办2021中国-珲春首届国际东北虎豹节,“拥抱虎豹,和谐共生”虎豹保护与珲春发展主题论坛,野生动物保护宣教活动等。
此次活动由珲春市委、市政府主办,市委宣传部、珲春林业局、市林业局、市文广旅局承办,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、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(WCS)、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、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(IFAW)、自然资源保护协会(NRDC)、保护地友好体系(PAF)、吉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协办。

开幕式在珲春世纪广场举行,由珲春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张林国主持,延边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毛光,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赵利局长分别致辞。东北虎豹保护成果展,野生动物保护宣教区,虎豹之乡产品展及东北虎豹满族剪纸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。
来自北京林业大学、浙江工商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自然资源保护协会(NRDC)、和野生生物保护学会(WCS)的专家们就如何实现在保护东北虎豹的同时化解人虎矛盾,如何将野生动物保护的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,保护地周边社区建设发展构想等方面进行分享和讨论。

2016年12月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》。2017年8月19日,作为中国第一个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,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(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)在长春挂牌成立的。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吉林、黑龙江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,与俄罗斯、朝鲜交界,总面积1.46万平方公里。珲春因地处中、俄、朝三国交界地带,成为东北虎豹国际迁徙的重要生态廊道之一,也是目前中国野生东北虎豹数量最多、活动最频繁的区域。①
保护区内分布野生脊椎动物270种,其中鸟类190种。优良的生态环境涵养了种群数量日渐增长的原麝、梅花鹿、野猪等有蹄类食草动物,水獭、黄喉貂等小型兽类,及东北虎、东北豹、亚洲黑熊、等大型食肉类动物,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。2006年开始,北京师范大学在科技部、吉林省的支持下,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大尺度多要素的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平台,监测中国境内东北虎豹种群的时空活动规律。
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期间连续记录到东北虎、东北豹繁殖家族,其中新繁殖的东北虎幼崽12只以上,东北豹幼崽11只以上,目前至少有野生东北虎27 只、东北豹42 只。②
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赵利介绍,公园试点四年来,不仅虎豹数量实现稳步增长,试点区域整体生态环境也大有改善,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已经起到了生态修复、虎豹归山的作用。

